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选树典型,弘扬高尚师德,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引领广大教职工为镇江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镇江市教育局、镇江市教育工会举行了2022年“出彩教育人”评选活动,全市共评选出100名“出彩教育人”。我校宋向荣、魏敏、郭峰、盛晟等4名教师当选,他们坚守教育初心,忠诚执着履职,用行动书写教育人的爱与担当。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将秉承老一辈蚕桑科技工作者的‘春蚕’精神,坚持初心使命,勇挑教学科研重担,服务蚕桑生产一线,培养更多高层次的复合型蚕桑人才。”
盛晟老师于2012年进入江苏科技大学蚕业研究所/生物技术学院栽桑研究室工作,主要从事桑树病虫害防治的教学、科研及推广服务工作,现为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十年来,他立足岗位,兢兢业业,始终秉持高校教师“立德树人”崇高使命,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农业科研精神,以服务国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战略为根本追求,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担任蚕研所生物技术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教育部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书记。
工作以来,参与了江苏科技大学蚕学本科专业的筹建工作及畜牧学、生物学硕士点的建设工作,承担了2门蚕学专业本科课程及2门硕士生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在教学教研工作中,坚持“教研互哺、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特点,制定特色鲜明的授课形式,提升教学效果,学生反响强烈。近4年来,连续获得江苏科技大学教学质量考核A+等次及江苏科技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获得2021年江苏科技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常年担任本科生导师,注重锤炼学生扎实的专业功底与创新能力,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有机融合。近年来,指导的学生5次获得江苏省本科生创新计划项目资助,5次获得江苏省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资助,以第一指导教师身份指导学生获评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团队(2018),3次获得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本科毕业论文,2次获得江苏科技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积极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以第一指导教师身份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1次、三等奖4次,全国大学生蚕桑生物技术大赛特等奖2次、一等奖4次,江苏省研究生精准植保科研创新实践大赛三等奖2次,江苏省研究生植物保护学术创新论坛二等奖1次。特别是指导的本科生团队获得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赛一等奖和江苏省赛特等奖。该作品形成了系统的桑螟及桑青枯病生物防治产品及田间应用技术,在我国8个蚕桑主产区推广应用,收到了良好防效。作品受到了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周雪平教授等业内知名专家的高度评价。盛晟老师也因此获得共青团中央给予的“挑战杯”优秀指导教师通报表扬。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高,近3年指导的学生2人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1人获得本科生国家奖学金、1人获得江苏省三好学生,1名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行业TOP期刊发表SCI论文。已有多名学生保研至东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继续深造,体现了良好的培养质量。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蚕丝生产与贸易国,占据全世界90%以上的份额,但蚕桑产业链上游的桑树生产一直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扰,年均为害面积30%以上,造成经济损失数十亿元,成为蚕桑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针对桑树病虫害防治这一难题,盛晟同志依托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桑树虫害防控岗位,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唯一的国家级蚕桑科研平台的优势,深入探究桑树重大病虫害(桑螟、桑青枯病等)的成灾机理、生物学规律及防治手段,特别是针对桑园常年使用化学农药导致的严重害虫抗性问题,发掘了一批具有优良寄生控害效能的害虫寄生蜂,攻克了桑螟寄生蜂的室内规模化繁育关键技术,阐明了桑螟暴发成灾的一系列生理与行为学机制,深入我国蚕桑生产第一线,足迹遍布广西、云南、四川、浙江等10余个蚕桑主产区,指导桑树病虫害防治及绿色防控体系构建工作,实质推动了我国桑树重要虫害的生物防治工作。研究成果在江苏、浙江、广西等地推广,受到当地蚕农和蚕桑技术推广部门的高度赞赏,人民网、新华日报等主流媒体对上述事迹进行了深入报道。近年来,围绕桑树病虫害发生的基础理论问题和应用推广问题,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江苏省双创人才计划(双创博士)1项、镇江市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1项,主持在研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项目1项、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项(现代农业),并以主要参与人身份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得2021年“科创江苏”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1项,并以第二完成人身份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以第五完成人身份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优秀奖1项。近年来,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2篇、核心期刊4篇,参编专著2部,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